![]() |
泰順特產三杯香產于浙江泰順--浙江省最南端和福建省福鼎市交界,這里海拔在800米以上,四周群山環抱,云霧縹緲,溪流縱橫交錯,氣候溫和,日照時間較短,土壤多為黃壤、灰棕壤含有石英細礫,質地疏松,有機質含量豐富,造就了產茶的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。而"三杯香"是泰順縣茶葉的主導產品。開采于清明,通常春、夏、秋三季都可采制,品質以春茶為優,秋茶居中,夏茶居次,三杯香的采摘標準是一芽二葉,品質具有:細緊苗直,大小均勻,,色澤油潤,清香持久,三杯猶存余香,滋味濃醇,甘味甘甜,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嫩勻黃綠的特點。
泰順三杯香
泰順縣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區,與福建省毗鄰。境內山巒疊嶂,澗谷縱橫,山高林密,云霧彌漫,雨量充沛,空氣清新,造就了產茶的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。泰順縣主產綠茶,是全國眉茶出口基地縣、中國茶葉之鄉、中國名茶之鄉、全國重點產茶縣。
茶葉是我縣的綠色效益農業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,而"三杯香"是泰順縣茶葉的主導產品。茶葉產業的規劃和發展一直得到我縣政府的重視和扶持,為了更好的規劃和發展我縣茶葉產業、協調協調全縣茶葉產加銷、提高組織化程度、推進產業化經營等方面,由縣政府和縣茶葉局牽頭,于1999年成立了泰順縣茶業協會。2007年9月與政府脫鉤,實行"人員專職、機構獨立,政務分開,自行管理、自我發展"的管理模式,協會現有會員120人,理事(理事單位)30人、副會長單位8個;2007年與浙江茶葉產業協會成功舉辦了"三杯香"茶產業發展論壇,2009年冠名舉辦"三杯香"第七屆溫州早茶節,2010年冠名舉辦"浙江泰順三杯香敬老茶會,同時還參加了2010中國上海世博會 。
泰順地處浙江南部,境內云霧彌漫,雨量充沛,氣候溫和,產茶條件得天獨厚,素以"云霧茶馳名于世"。泰順產茶歷史悠久,享譽甚早。明崇禎年間,其名茶即遠銷馬來西亞、新加坡等國際市場。清嘉慶十五年所編的我國經典性著作《中國名茶志》,泰順名茶黃湯、銀針等均名列其中,解放初期,蘇聯茶葉專家品評泰順茶葉為"芽葉肥壯,白毫顯露,清湯綠葉,香高味醇"泰順茶葉不僅自然品質優異,且制茶工藝精湛。截至2009年,有茶園面積6.5萬畝,年產茶葉3000多噸,是全國三大綠茶之---"溫綠"的主產區 。
"三杯香"茶系采用泰順深山茶園中的茶樹之細嫩芽葉,精工細作而成。其外型條索細緊苗秀,毫鋒顯露,大小勻齊,色澤翠綠;內質嫩香或栗香馥郁持久,滋味鮮爽豐厚,湯色綠艷明亮,葉底嫩綠鮮活。以"香高味醇,經久耐泡"而這著稱 。
由于制茶工藝的改進,三杯香的清香更比名眉持久,因而連續多次榮獲省級名茶獎,已被列為浙江省優質地方名茶。開采于清明,通常春、夏、秋三季都可采制,品質以春茶為優,秋茶居中,夏茶居次,三杯香的采摘標準是一芽二葉,制法基本上與炒青綠茶相似,即經殺青、揉捻、粉焙、炒二青、鍋、整形等工序制成 。
"三杯香"是泰順縣茶葉產業的主導品牌,也是我縣優質茶葉的代名詞。在泰順縣縣政府的指導下,發揮行業部門的自律、協調、服務的功能,對我縣的三杯香進行"統一品牌,統一標準,統一包裝"的管理,制定了《溫州市農業標準規范》――三杯香茶,出臺了《"三杯香"商標及標識物管理辦法》,《三杯香證明商標使用管理實施細則》等八個配套技術性規范,對使用"三杯香"品牌的企業設置門檻,實行"三杯香"注冊商標許可使用制度,從而使"三杯香"品牌茶葉品質和知名度不斷提高 。
產品先后獲首屆"國飲杯"全國茶葉評比特等獎、中國國際農博會名牌產品,國際名茶金獎等榮譽稱號80多項,并被列入釣魚臺國賓館特供茶。是溫州市知名商標、浙江省名牌農產品、浙江省著名商標、中國地理標志產品、證明商標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、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 。